首页 /竹苑原创/文学精品
汪曾祺:捕快张三
2019年7月25日 15:32

汪曾祺:捕快张三

捕快张三,结婚半年。他好一杯酒,于色上寻常。他经常出外办差,三天五日不回家。媳妇正在年轻,空房难守,就和一个油头光棍勾搭上了。明来暗去,非止一日。街坊邻里,颇有察觉。水井边,大树下,时常有老太太、小媳妇咬耳朵,挤眼睛,点头,戳手,悄悄议论,嚼老婆舌头。闲言碎语,张三也听到了一句半句。心里存着,不露声色。一回,他出外办差,提前回来了一天。天还没有亮,便往家走。没拐进胡同,远远看见一个人影,从自己家门出来。张三紧赶两步,没赶上。张三拍门进屋,媳妇梳头未毕、挽了纂,正在掠鬓,脸上淡淡的。

“回来了?”

“回来了!”

“提早了一天。”

“差事完了。”

“吃什么?”

“先不吃。——我问你,我不在家,你都干什么了?”

“开门,擞火,喂鸡,择菜,坐锅,煮饭,做针线活,和街坊闲磕牙,说会子话,关门,放狗,挡鸡窝……”

“家里没人来过?”

“隔壁李二嫂来替过鞋样子,对门张二婶借过笸箩……”

“没问你这个!我回来的时候,在胡同口仿佛瞧一个人打咱们家出去,那是谁?”

“你见了鬼了!——吃什么?”

“给我下一碗热汤面,煮两个咸鸡子,烫四两酒。”

媳妇下厨房整治早饭,张三在屋里到处搜寻,看看有什么破绽。翻开被窝,没有什么。一掀枕头,滚出了一枚韭菜叶赤金戒指。张三攥在手里。

媳妇用托盘托了早饭进来。张三说:

“放下。给你看一样东西。”

张三一张手,媳妇浑身就凉了:这个粗心大意的东西!没有什么说的了,扑通一声,跪倒在地:

“我错了。你打吧。” |

“打? 你给我去死!” I

张三从房梁上抽下一根麻绳,交在媳妇手里。

“要我死?”

“去死!”

“那我死得漂漂亮亮的。”

“行!”

“我得打扮打扮,插花戴朵,擦粉抹胭脂,穿上我娘家带来的绣花裙子袄。”

“行!”

“得会子。”

“行!”

媳妇到里屋去打扮,张三在外屋剥开咸鸡子,慢慢喝着酒。四两酒下去了小三两,鸡子吃了一个半,还不见媳妇出来。心想:真麻烦;又一想:也别说,最后一回了,是得好好“刀尺”“刀尺”。他忽然成了一个哲学家,举着酒杯,自言自语:“你说这人活一辈子,是为了什么呢?”

一会儿,媳妇出来了:喝!眼如秋水,面若桃花,点翠插头,半珠押鬓,银红裙袄粉缎花鞋。到了外屋,眼泪汪汪,向张三拜了三拜。

“你真的要我死呀?”

“别废话,去死!”

“那我就去死啦!”

媳妇进了里屋,听得见她搬了一张杌凳,站上去,拴了绳扣,就要挂上了。张三把最后一杯酒一饮而尽,叭叉一芦,摔碎了酒杯,大声叫道:

“咍!回来! 一顶绿帽子,未必就当真把人压死了!”

这天晚上,张三和他媳妇,琴瑟和谐。夫妻两个,恩恩爱爱,过了一辈子。


按:这个故事见于《聊斋》卷九《佟客》后附“异史氏曰的议论中。故事与《佟客》实无关系。“异史氏”的议论是说古来臣子不能为君父而死,本来是很坚决的,只因为“一转念”误之。议论后引出这故事,实在毫不相干。故事很一般,但在那样的时代,张三能掀掉“绿头巾”的压力,买在是很豁达,非常难得的。蒲松龄述此故事时语气不免调侃,但字里行间,流露同情,于此可窥见聊斋对贞节的看法。聊斋对妇女常持欣赏眼光,多曲谅,少苛求,这一点,是与曹雪芹相近的。

全部回复(1)
  • 引用沙发

    【杨晓敏鉴赏】

    小小说能从其他精短文学体裁和民间文化汲取营养,营造抒情氛围和象征意蕴,在尺幅之内反映大千世界本质变化的端倪,体现思辨力量。小小说写作之于名家高手,同样具有无法抗拒的诱惑。让我们庆幸的是,一些文坛名家身体力行,写出了一大批堪称经典的小小说作品,让读者明晓了小小说不小,可以以小制胜,从而有了参照范本。

    在众多的小说作家中,汪曾祺的小说语言显得别具一格,非同凡俗。清丽,文化味儿浓郁,句子长短搭配,错落有致,韵律感极强,读来朗朗上口,而他所选用的字眼词句又都是极普通的、朴素的,在貌似随意的、漫不经心的叙述中,酝酿着极其诱人的审美效应。这样的小小说语言朴素、平易,但韵味无穷,成为后来许多作家推崇、学习的榜样。

    在小小说结构上,汪曾祺虽不注重跌宕起伏、大开大合,但通篇写来,仍是从容不迫,从不显得干、紧、局促。在结尾处总有神来之笔,使作品境界瞬间升华,闪现出摇曳多姿的精气神来。虽不是刻意所为,读罢却令人如嚼橄榄。

    《捕快张三》中的张三在得知妻子曾红杏出墙时,怒不可遏三番两次逼其以死殉节,却又几杯酒下肚,面对花容月貌娇妻的痴情与幡然悔悟,最终在“呔!回来!一顶绿帽子,未必就当真把人压死了”的豁达中与妻子和好如初。对作品中的这些小人物,作家不作任何笔墨评价,然而,他对那些人物的爱恨情感又无不流溢在字里行间,于一份不动声色的冷静中,完成对他们的形象塑造。“大德无形,大化无痕”不仅是为人处世的至高境界,也是文学创作的一种至高境界,自然也是常人所无法企及的一种境界。读汪曾祺的小小说,常让我们找到这种感觉。张三的宽容与真性情,都因一句话而情节陡转,人物形象瞬间鲜活无比。

  • 首页 | 电脑版 |